被稱為“仰鼻猴”、與熊貓齊名的珍稀動物
被稱為“華中屋脊”的神農(nóng)架,是地球北緯31度上唯一的綠洲。在這里居住著一群美麗的居民,它們淡藍色的面孔上有大而突出的嘴,鼻子因極度退化而沒有鼻梁,逢雨天只能低著頭安靜地休息,以防雨水灌進去,且尾巴幾乎與身體等長,身上長著柔軟的金毛,光亮如絲,它們便是“金絲猴”——我國特有的猴類,也是世界上最漂亮和珍貴的猴子之一。
金絲猴鼻孔向上仰,所以也叫仰鼻猴,仰鼻猴總共有4種,包括川金絲猴、滇金絲猴、黔金絲猴、越南金絲猴,除最后一種分布在越南外,其它3種均為中國特有,且數(shù)量稀少,是與熊貓齊名的國寶級動物。神農(nóng)架金絲猴屬于川金絲猴,其金黃的毛色讓人過目難忘,《西游記》中美猴王的原型就來自川金絲猴。
神農(nóng)架氣溫偏涼且多雨,區(qū)內山體高大,平均海拔1700米,獨特的地理環(huán)境和氣候,非常適合金絲猴群體的生長。在神農(nóng)架,生活著上千只金絲猴,作為典型的森林樹棲動物,金絲猴在海拔1600~3200米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活動。
金絲猴生性膽小、機警,只要看到人類的一點蹤影,或者聽到一絲風吹草動,就會立即逃之夭夭。因此,人和猴的近距離接觸一直是筆者的夢想。經(jīng)過不懈地對猴群進行跟蹤式投食,終于,有一只大膽的青年雄猴嘗試著吃了投放的蘋果,成為神農(nóng)架第一只吃人類投下蘋果的猴子,它的舉動引起其他猴子的效仿,從此,自然保護區(qū)的管理人員與猴子實現(xiàn)了近距離接觸。
名 稱:金絲猴
別 名:仰鼻猴、川金絲猴、金線猴
家 族:哺乳動物
性 格:活潑乖巧,喜歡大家庭的生活
保護級別:國家一級保護動物、世界級珍稀物種
猴群雖分家庭單元和全雄單元,
但遇天敵會顯出很強的協(xié)作意識;
在金絲猴中,雄猴和雌猴的體型差異明顯:成年雄猴體重可達20公斤以上,而雌猴體重僅有10公斤。在野外,雄雌是比較容易辨別的,除個體大小之外,它們背部的金色針毛也不一樣。雄猴的針毛長達30厘米,雌猴的針毛則較為疏短。此外,只有雄性的嘴角有瘤狀突起,而且成年雄性具有乳白色、乒乓球大小的睪丸,十分醒目。
作為群居性動物,一個猴群通常由幾十只甚至幾百只猴子組成,而這個大群體又分為若干個小集群(家庭)。平時,它們以小集群為活動單位,一般有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小集群:
一種是家庭單元,是由一只成年雄猴和數(shù)只雌猴及其子女組成的一夫多妻制社會結構,家長由一個身強體壯的雄性擔任。
另一種是全雄單元,由幾個不同年齡段的雄猴構成,這是因為家庭單元僅有一只成年雄性,其他成年雄性和一些被趕出家庭單元的少年雄猴(避免近親繁殖),都被排擠出去并另外聚集在一起,形成全雄單元。
無論休息還是遷移,一雄多雌單元總是處于中心位置,全雄單元則處于邊緣,擔任防御、警戒的任務。
在神農(nóng)架林區(qū),金絲猴的天敵主要有狼、豺、云豹、靈貓、金雕和鷹等。盡管這些天敵通常不會對成年川金絲猴構成致命威脅,但對幼體的危害非常大。當有天敵出現(xiàn)時,不論什么單元的猴子都會聯(lián)合起來,一致抵御入侵者。金絲猴是一種集體意識很強的動物,它們深知只有通過相互協(xié)作,才能保障整體利益和個體利益。
等級決定取食優(yōu)劣,
搶食者必須得到被搶者的允許
長期在神農(nóng)架野外追蹤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金絲猴群的食物十分豐富。它們采食的植物種類多達172種左右,其主食為櫻桃、青莢葉和花楸,偶爾也采食一些小昆蟲、鳥蛋,筆者甚至還發(fā)現(xiàn),它們有時采食泥土和沙子。
在猴群里,等級是非常分明的。等級越高,就越能占據(jù)有利的取食位置和得到更好的食物。金絲猴的等級高低排序一般為:家長、成年母猴、亞成年猴、少年猴、嬰幼猴。
我們在投食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,小集群里的“家長”一般都走在最前面,并占據(jù)最中心的位置,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,可隨意挑選最好的胡蘿卜。而幾只小猴則在樹上觀望,不停地尋找時機,但卻不敢下來。等到“家長”轉身之后,小猴兒們才敢悄悄接近食物,拿了桔子就跑,上樹再慢慢咀嚼。而對金絲猴來說,胡蘿卜是好的食物,桔子則相對較差。
雖然在金絲猴小集群內,等級越高取食就越占優(yōu)勢,但卻不能憑借自己的優(yōu)勢去隨意搶食。“搶劫”行為有一個前提,那就是要得到被搶的金絲猴允許。如果被搶者堅決抵抗,并發(fā)出抗議聲,那么“作案”的猴子就會引起公憤,被群起而攻之,最終會屈服投降。
對于全雄單元,影響取食優(yōu)勢的因素很多,如年齡、身份、呆在單元里的時間長短、與集群內其他個體的關系等。一只雄猴在憑借“武力”成為“頭領”之后,取食就有了優(yōu)勢。
但就整個大猴群而言,全雄單元的地位最差,總是徘徊在猴群外圍,等家庭單元“酒足飯飽”之后,它們才能偷偷摸摸地撿食些殘羹冷炙。
雌猴要交配需要“競爭上崗”,
單身雄猴會拐走受冷落的雌猴另立門戶
到了秋季,金絲猴就進入發(fā)情期,雌猴的性成熟早于雄猴,雌猴約4至5歲就已經(jīng)成熟,而雄猴要等到7歲左右才成熟。
在家庭單元內,作為“家長”的成年雄猴只有一只,所以,眾多的雌猴要想和雄猴交配,需要“競爭上崗”。
有時候,邀配競爭更為激烈,會出現(xiàn)兩三只雌猴同時趴伏在地面上邀配的場面。“落選”的雌猴也不會氣餒,幾天后會繼續(xù)邀配。“家長”擁有很多的選擇權,會選擇自己最“心儀的老婆”繁衍后代,也可能一直都不理睬某只多情的雌猴。
在邀配過程中,雌猴們總是“變著花樣”去吸引“丈夫”,它們常常變換邀配的姿勢和地點,如從地面跑到樹上,企圖引起“丈夫”的注意,從而得到交配機會。此外,作為“家長”,雄猴對家里的雌猴的保衛(wèi)意識也很強烈,時刻提防妻妾們是否會“紅杏出墻”。
在金絲猴社會中,家庭單元之間的“家長”不時會發(fā)生爭斗,爭斗時“家長”各自的妻妾會從旁幫腔、助威,助威的雌猴往往能夠從中獲取一定的回報,比如“家長”的理毛待遇、社會等級的提高等。幫腔的妻妾多的一方,發(fā)揮會越發(fā)神勇,且容易占上風。
那些全雄單元的金絲猴,也不心甘情愿當“孤家寡人”,它們總是伺機向在位的“家長”發(fā)起挑戰(zhàn),所以“家長”的更換也時有發(fā)生。如果在位的雄猴“龍體欠佳”,其他窺視寶座的雄猴挑戰(zhàn)便容易得多,甚至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成功。
但是,面對強大的“家長”,單身雄猴的挑戰(zhàn)往往以失敗告終。聰明的單身雄猴會另辟蹊徑,它們會仔細觀察家庭單元內遭受冷落的雌猴,悄悄地靠近示好俘獲其芳心,然后偷偷拐走“另立門戶”。但是,只要“單身漢”們的不軌行為被“家長”發(fā)現(xiàn),就會被圍剿,追得無處藏身!
當“家長”爭奪戰(zhàn)塵埃落定后,慣于助威的雌猴就會不遺余力地幫助新家長,重新討好新主人以博取新的寵幸。
通過上述行為,金絲猴可以有效避免近親繁殖造成的種群退化,從而使種群不斷繁衍壯大!
勢力大小決定棲息地質量,
“弱勢群體”也能先占為王
棲息地是金絲猴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。由于好的棲息地非常有限,各個家庭會圍繞有限的優(yōu)質棲息地展開競爭,等級在棲息地的選擇上發(fā)揮著巨大的作用。一般情況下,等級越高越容易獲得高質量的棲息地。
投食場附近,有一株大華山松,樹干大、枝條茂密,擋風遮雨能力強,對金絲猴而言,是非常理想的棲息地。通常,這株華山松都被勢力最大的家庭占據(jù)。當然,這也并非一成不變。稍微弱勢的小家庭,有時會在取食過后迅速爬上大華山松休息,其他家庭看見了,也不去計較。全雄單元的金絲猴地位最為低下,它們從來不去爭奪棲息地,總是心甘情愿地把最好的棲息環(huán)境讓出來,自己卻餐風露宿。
圍繞著食物、配偶和棲息地等,金絲猴群內存在著種種競爭。多數(shù)情況下,競爭不是通過激烈打斗來實現(xiàn),相反是通過儀式化的行為來實現(xiàn)。例如,“家長”大搖大擺地走到投食場中心,其他金絲猴就明白了它的意思,主動遠離好的食物。即使最激烈的“家長之戰(zhàn)”,也基本“點到為止”———負傷的猴子會主動退出,而不是你死我活地纏斗到底。這樣,既可以提高整體的猴群的素質和效率,又能減少因爭斗發(fā)生的傷害。
野生的金絲猴,白天多數(shù)時間在取食。不過,它們似乎也懂得“合理開發(fā)、永續(xù)利用”的道理。它們不會呆在一個地方坐吃山空———把該地所有植物的葉子、花、莖和果實統(tǒng)統(tǒng)吃光,采食到一定的程度,它們就會像草原上牧民一樣按照一定的路線轉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