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A级大黄片-欧美成人黄色片-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网-免费潢色A片全部|www.cdmoban.com

 
   
手機APP
【黃芪】
來源: | 作者:hytx366 | 發布時間: 2018-08-01 | 1391 次瀏覽 | 分享到:



(一)基本介紹

又名綿芪。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厘米。主根肥厚,木質,常分枝,灰白色。莖直立,上部多分枝,有細棱,被白色柔毛。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厘米。產于內蒙古、山西、甘肅、黑龍江等地。

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,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應激、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。但表實邪盛,氣滯濕阻,食積停滯,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,以及陰虛陽亢者,均須禁服。

由于長期大量采挖,近幾年來野生黃芪的數量急劇減少,有趨于絕滅的危險。為此確定該植物為漸危種,國家三級保護植物。


(二)分類

黃耆(原變種)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. Bunge var. membranaceus

蒙古黃耆(變種)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. Bunge var. mongholicus Bunge P. K. Hsiao

淡紫花黃耆(變型)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. Bunge f. purpurinus Y. C. Ho Y. C. Ho

 

(三)功效

1、表虛自汗:多用于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。如表氣不固,而汗出,用黃芪配白術、防風治之,久服必效。方如玉屏風散;也可配浮小麥、麻黃根等。

2、陰虛盜汗:可與生地、麥冬等滋陰藥同用。

3、急性腎炎水腫:用于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,并常與防已、茯苓、白術等合而用,方如防己黃芪湯。

4、慢性腎炎水腫、脾腎虛:常與黨參、白術、茯苓同用。

5、陽氣虛弱:用于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,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。癰疽久不穿頭,常與穿山甲、皂角刺、當歸、川芎同用。

6、瘡瘍潰破:久不收口,有生肌收口之作用,常配銀花、皂刺、地丁等。膿液清洗,與黨參、肉桂等同用。

7、肺氣虛證:咳喘日久,氣短神疲,痰雍于肺無力咯出。常配伍紫菀、款冬等,溫肺定喘,健肺氣之品。脾生痰,肺儲痰,所以健太陰以祛痰,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。

8、氣虛衰弱:倦怠乏力,或中氣下陷、脫肛、子宮脫垂。補氣健脾,常與黨參、白術等配伍;用于益氣升陽而舉陷,常與黨參、升麻、柴胡、炙甘草等合用。

同時,黃芪是百姓經常食用的純天然品,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,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,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泡水代茶飲,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。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藥,人參偏重于大補元氣,回陽救逆,常用于虛脫、休克等急癥,效果較好。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,常用于體衰日久、言語低弱、脈細無力者。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,中醫稱為表不固,可用黃芪來固表,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。

現代醫學研究表明,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應激、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。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,增強心肌收縮力,調節血糖含量。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,改善心肌供血,提高免疫功能,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。黃芪食用方便,可煎湯,煎膏,浸酒,入菜肴等。

(四)鑒別

挑選黃芪,首先要看外皮,外皮發白,內心發黃為佳;再看切片斷面,有沒有洞,因為黃芪容易霉蛀,有黑洞的就不太好;然后可以湊近聞一聞,如果一股豆腥氣撲鼻而來,就是好的;最后放到嘴里嚼一嚼,味道是有一點點微甜的。

(五)使用方法

黃芪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藥材,一般有著驅除身體的寒氣,促進氣血的調整和平衡有著很好的作用,一般黃芪在平時吃的時候,主要就是用來煲湯,或者是用來做粥,黃芪泡紅棗也是可以補血補氣的一種吃法。

(六)禁忌

1、從體質上來說,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濕型的人,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,肌肉松軟,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軟。而身體十分干瘦結實的人則不宜。從身體狀況來說,感冒、經期都不要吃黃芪。

2、從季節來說,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。因為黃芪是固表的,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,不讓外邪入侵??墒钱斏眢w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,就會變成閉門留寇,把病邪關在體內,無從宣泄了。同理,春天是生發的季節,人體需要宣發,吃黃芪就不太適宜了。

3、腎病屬陰虛、濕熱、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毒副作用,應禁用。因為黃芪性味甘、微溫,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,易傷陰動血,而濕熱、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,使病情加重,如果必須服用黃芪一定要配伍運用。

4、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陰藥使用,如生地、熟地、玄參、麥冬、天冬、玉竹等。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藥,如黃連、茵陳、黃芩等。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,如黃連、梔子、大黃、敗醬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