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基本介紹
又名:蓷、茺蔚、坤草、九重樓、云母草、森蒂 [1] ,拉丁學名:Leonurus artemisia (Laur.)S. Y. Hu F,為唇形科、益母草屬植物,夏季開花。其干燥地上部分為常用中藥,中國大部分地區均產,生用或熬膏用。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,生于山野荒地、田埂、草地等。在夏季生長茂盛花未全開時采摘。
(二)分類
益母草可分兩變種。一為原變種 var. artemisia。二為白花變種 var. albiflorus (Migo) S. Y. Hu, l. c.
381.1974——Leonurus
sibiricus Linn. var. albiflorus Migo in Journ. Shangh. Sci. Inst. III, 3: 7. 1935,又名白花益母草(福建南平)、野毛草、油麻松(廣西陽朔),與原變型不同僅在于花冠白色,產江蘇、福建、江西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及四川。
(三)功效
味辛苦、涼,活血、祛淤、調經、消水,治療婦女月經不調,胎漏難產,胞衣不下,產后血暈,瘀血腹痛,崩中漏下,尿血、瀉血,癰腫瘡瘍。
益母草有利尿消腫、收縮子宮作用的作用,是歷代醫家用來治療婦科病的要藥。
益母草可全草入藥,有效成分為益母草素,益母草含益母草堿、水蘇堿、益母草定、益母草寧等多種生物堿及苯甲酸、氯化鉀等。
益母草制劑有興奮動物子宮的作用,與腦垂體后葉素相似,益母草浸膏及煎劑對子宮有強而持久的興奮作用,不但能增強其收縮力,同時能提高其緊張度和收縮率。
(四)鑒別
(五)使用方法
1、益母草泡紅棗
用料:益母草20克,棗100克,紅糖20克。
做法:將益母草、紅棗,各自浸泡半小時。泡好的益母草用大火煮沸,小火燉煮半小時。去除湯渣,留下湯液。湯液和紅棗煮沸,放入紅糖,然后約30分鐘起鍋。此方法可以溫經養血,調理月經。
2、益母草泡橙子
用料:益母草益90克,橙子30克,紅糖50克。
做法:將益母草浸泡半小時,橙子去皮切片。泡好的益母草用大火煮沸,小火燉煮半小時。去除湯渣,留下湯液。湯液和橙子一起煮沸,放入紅糖,然后約30分鐘起鍋。此方法連服數次,可以治療閉經。
3、益母草香附蛋湯
用料:益母草50克,香附15克,雞蛋2個。
做法:將益母草、香附浸泡半個小時。益母草、香附、雞蛋加水同煮。煮熟之后,雞蛋去殼,去湯渣,吃蛋飲湯即可。此方法每天一次,連服4天,可以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。
4、益母延胡索蛋湯
用料:益母草40克,延胡索20克,雞蛋2個。
做法:將益母草、延胡索浸泡半個小時。益母草、延胡索、雞蛋加水同煮。煮熟之后,雞蛋去殼,去湯渣,吃蛋飲湯即可。此方法,經前每天一次,連續服用五六天,可以治療痛經。
5、益母草泡黑木耳
用料:益母草50克,黑木耳10克,白糖50克
做法:將益母草、黑木耳,各自浸泡半小時。泡好的益母草用大火煮沸,小火燉煮半小時。去除湯渣,留下湯液。湯液和黑木耳煮沸,放入白糖,然后約30分鐘起鍋。
(六)禁忌
月經期就不適宜使用益母草,因為益母草有活血的效果,如果在月經期使用會加重月經量。
孕婦忌用,因為益母草的有效成分對子宮有興奮作用,能夠收縮子宮,對腹中胎兒產生不良的影響。
血虛或腎虛的患者用益母草,會傷其正氣,不但不能治病,反而可能加重癥狀。
不宜與腎上腺素同用。益母草具有降壓作用,能降低甚至逆轉腎上腺素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