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基本介紹
是指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幼角。是名貴藥材。鹿茸中含有磷脂、糖脂、膠脂、激素、脂肪酸、氨基酸、蛋白質及鈣、磷、鎂、鈉等成分,其中氨基酸成分占總成分的一半以上。
鹿是我國傳統的名貴藥用動物,漢代時就有“鹿身百寶”的說法,是靈丹妙藥的象征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鹿茸、鹿角、鹿角膠、鹿角霜、鹿血、鹿腦、鹿尾、鹿腎、鹿筋、鹿脂、鹿肉、鹿頭肉、鹿骨、鹿齒、鹿髓等都可入藥,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,能夠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。而鹿的初生幼角——鹿茸更是被視作“寶中之寶”。
(二)分類
由于原動物不同,分為花鹿茸(黃毛茸)和馬鹿茸(青毛茸)兩種;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為砍茸與鋸茸二種;由于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,又可分為鞍子、二杠、掛角、三岔、花砍茸、蓮花等多種。
鹿茸的品名很多,質量的優劣相差也很大。一般是從色澤、質地、氣味等方面加以鑒別比較。
花鹿茸。鋸茸,二杠具一個側枝.呈圓柱狀分枝。枝頂鈍圓,主枝長14~20厘米.直徑一般在3.3厘米,側枝長9~15厘米,直徑較主枝稍細。外皮紅棕色或棕色,布滿白色或灰白色細茸毛.上部毛密,下部毛疏,鋸口面白色,有蜂窩狀小孔,外田無從質。體輕.味咸,氣腥。
三岔茸。具有兩個側枝的稱三岔茸。其形較二杠為細。略呈弓形而微扁,側枝較長,枝頂略尖,下部多有縱棱線及凸起的疙瘩。
砍茸。即帶腦骨之茸,亦分為二杠、三岔等規格,茸形與鋸茸相同。腦骨前端平齊.后端有一對弧形骨分裂兩旁,俗稱“虎牙”。外附腦皮,皮上密布毛,氣味與鋸茸相同。砍茸以粗大、挺圓、頂端豐滿、質嫩、無骨化,毛細。皮色棕紅、細潤光澤者為佳。
馬鹿茸。鋸茸。形狀和花鹿茸相似。但體形一般較花鹿茸粗大。分枝亦較多。側枝1個(單門),2個(蓮花),3個(三岔),4個(四岔)或更多,其中以蓮花、三岔為主。東馬茸15~33厘米。皮灰黑色,毛青灰色或灰黃色,鋸口面外圍有骨質。分岔愈多則愈老。毛粗而疏,下部并有縱棱,稍有腥味,味微咸。
西馬茸。長可達90厘米,表面多有棱。多抽縮干癟,側枝較長且彎曲,毛灰色或黑灰色且粗長。鋸面色較深,余同東馬茸。四川產的馬鹿茸分岔較多,一般為四岔、五岔或六岔,毛長而密。
隨著鹿茸市場需求形勢的變化,鹿茸的等級標準在一定程度上也相應地有所變動。但是.標準中的主要內容并未有改變,因此,仍將近年來的質最評定標準作一介紹。鹿茸的質量評定。其共性的質量要求是:干品(含水量不超過18%)、不臭、無蟲蛀。然后按其質量分為不同等級。
(三)功效
鹿茸的保健作用非常強,是良好的健身強壯藥。鹿茸含有比人參更豐富的氨基酸、卵磷脂、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;鹿茸性溫而不燥,具有振奮和提高機體功能,對全身虛弱、久病之后患者,有較好的保健作用。鹿茸可以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,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,具有免疫促進劑的作用。它能增加機體對外界的防御能力,調節體內的免疫平衡,從而避免疾病發生和促進創傷愈合、病體康復,從而起到強壯身體、抵抗衰老的作用。
(四)鑒別
原只鹿茸:以茸體飽滿、挺圓、質嫩、毛細、皮色紅棕、體輕,底部無棱角者為佳。而細、瘦、底部起筋、毛粗糙,體重者為次貨。
鹿茸片:以毛孔嫩細,紅色小片為佳。
市場上常有廢料動物如水鹿、白臀鹿、白唇皮等茸角偽允鹿茸銷售。與真鹿茸的主要區別是:多切成類圓片,大小不等。體重而堅硬不易折斷。斷面為棕紫色,無蜂窩細孔,偶有圓凹點。外更的毛皮可以剝離開,氣腥而味淡。
(五)食用方法
據我國藥典記載,梅花鹿和馬鹿茸可入藥。下面介紹家庭進補鹿茸的方法。
1、泡制藥茶。鹿茸以0.3~0.5克為好,可采用隔日飲用法、不必每日都服。
2、含化嚼食。將鹿茸片裝入干凈瓶中,隨用隨取,每次以一二片合于舌下,借助唾液的濕潤將其泡透,進而吞咽津液。
3、煎煮藥粥。將參、茸的薄片直接和粳米加水煎煮,熬粥食用,最后將參、茸的殘渣凋食吞服。或者將人參或鹿茸加工成粉劑,在清晨或晚上食粥時,調入少許粉末攪和均勾后即可用。每l克鹿茸粉作保健藥粥時,可分成2~3次服完。
3、浸泡藥酒。將鹿茸或含有其他藥物的復方,放入瓶中,加入500~1000毫升白酒,密閉貯存,每隔二三天晃動一下酒瓶,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析出,一般要浸飽半個月才能飲用。根據平素酒量的大小,每次飲用10~50毫升不等。酒量不大的,還可以將少量藥酒對加倍量的白開水,稀釋后飲用。待浸泡的藥酒飲完以后,還可以繼續添加白酒1000毫升左掃,再行浸泡飲用,直至藥物無味為止。值得指出的是,凡是平素有肝、腎損害疾病者或胃炎及消化性饋瘍的患者,均不宜選用藥酒的劑型進補。
4、散劑吞服。將鹿茸直接烘干,加工成粉末狀,或到藥店購買現成的鹿茸粉,裝入事先準備好的空心膠囊中,置于密閉容器里,放在陰涼通風處。每次1~2粒,以白開水送服。也可以直接將粉劑放在口中,用其他藥液、粥飲或溫開水沖服。
5、藥膳調食。
(六)禁忌
中醫上診斷為低熱、盜汗、手足心發熱、口燥咽干、兩顴潮紅的陰虛體質者,以及患有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肝腎疾病、各種發熱性疾病、出血性疾病的患者,均不宜服用鹿茸。
服用本品宜從小量開始,緩緩增加,不宜驟用大量,以免陽升風動,頭暈目赤,或助火動血,而致鼻衄。凡陰虛陽亢,血分有熱,胃火盛或肺有痰熱,以及外感熱病者,均應忌服。
鹿茸的有效成分會與水果和蔬菜中的鞣酸發生反應而被破壞,因而屬配合禁忌;凡患新感染而發熱的疾病和突然發生劇烈痛證的人,都屬暫忌。還應該注意的是,凡體格壯實而無需服食的人或食茸過量的人,都容易引起頭漲、胸悶或鼻衄等反應,須立即停藥觀察,而不可強行續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