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家七寶,你知道幾寶?】
來源:
|
作者:hytx366
|
發布時間: 2018-07-31
|
1277 次瀏覽
|
分享到:
佛教七寶,指七種珍寶引,又稱七珍。七寶表七菩提分。在佛經中,不同的經書所譯的七寶各不盡同,不同的經書所譯的七寶各不盡同,鳩摩羅什譯的《阿彌陀經》所說七寶為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磲、赤珠、碼瑙;
佛教七寶,指七種珍寶引,又稱七珍。七寶表七菩提分。在佛經中,不同的經書所譯的七寶各不盡同,不同的經書所譯的七寶各不盡同,鳩摩羅什譯的《阿彌陀經》所說七寶為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磲、赤珠、碼瑙;
玄奘譯《稱贊凈土經》所說七寶為金、銀、吠琉璃、頗胝迦、牟娑落揭拉婆、赤真珠、阿濕摩揭拉婆;般若經所說的七寶是金、銀、琉璃、珊瑚、琥珀、硨渠、瑪瑙;法華經所說的七寶是金、銀、琉璃、硨渠、瑪瑙、真珠、玫瑰;阿彌陀經所說的七寶是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渠、赤珠、瑪瑙。
同一本經書,不同歷史時期所譯的不同版本中,所說七寶也不同,以《無量壽經》為例,將漢代版本的七寶為金、銀、琉璃、水精、車渠、珊瑚、琥珀;曹魏時期版本所載七寶為紫金、白銀、琉璃、水精、硨磲、珊瑚、琥珀;唐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、白銀、琉璃、頗梨、美玉、赤珠、琥珀;宋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、白銀、璃、頗梨、硨磲、真珠、琥珀。
藏傳佛教中的七寶為紅玉髓、蜜蠟、硨渠、珍珠、珊瑚、金、銀,稱為“西方七寶”。所以可以作為七寶之圣物的東西有十多種,下面介紹主要幾種:
1、 金
在阿彌陀佛如來常駐凈土西方極樂世界中有"七寶",第一"寶"就是金銀,金代表一種健康,許多請回家的菩薩要鑄金身,表示"金身護體,百病不侵",代表健康長壽之意,銀同樣也代表健康長壽同時銀還是避邪之物,銀代表著"佛祖"的光芒,剛出生的小孩帶銀飾就是乞求平安,健康之意,此外金有旺財的意思,如果是許了愿給菩薩,靈驗后要給菩薩鍍金身,這里有"真金不怕火煉"一說。
2、琥珀
琥珀是4000萬年的松脂化石,與珍珠、珊瑚并稱三大有機寶石。只有4000萬年以上的松脂化石才夠硬度鑲嵌成珠寶。在佛教中有"戒、定、慧"三學,人在戒除在塵世間的煩惱才會增加定力,有了一定的定力后就會有心如止水般的明靜,當人安定到一定程度后,就會對世間的萬事萬物有判斷是非能力和處理問題的方法。
琥珀是一種名貴的藥材,在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琥珀可以寧心神,安五臟、明心緒,定神魄。它與佛教中的"戒、定、慧"三學相對應,用琥珀修持可以幫助人產生定力,是佛教中為修行的人加持賜福的寶物。佛和菩薩都是為人除災去難的,琥珀也是佛賜給人的一種禮物,讓它了卻人心里和身體的病苦。 琥珀是經過了千百萬年蘊育而成的寶石,用琥珀作為佛教七寶之一,也是為了說明要想得到佛的真傳,是要經過很長時間的修行,要經得起考驗才能漸漸開悟。
3、硨磲
在佛教界中,所謂硨磲者,指深青或紫色的礦石或玉石,代表石類中的某種珍寶之意,并非殺生取殼作為念珠或供養佛菩薩之物品。硨磲深受許多師父及信徒們的喜愛。顏色漂亮的硨磲手珠,除了可做裝飾外,配戴在身上也可避邪保平安。師父們常以27顆以上至108顆的念珠作為配戴及念之用。
在中醫藥中,硨磲貝的尾端曾被認為與珍珠具有同樣的療效,因其所含的微量元素、殼角蛋白及氨基酸有保健、促進身體代謝的功能,有抗衰老及防止骨質疏松的功效,磨或粉末常為喜愛之物。
4、水晶
佛教與水晶有著不解之緣。佛界有三寶:佛、法、僧。佛教有七寶:金、銀、琥珀、珊瑚、硨磲、琉璃、瑪瑙。盡管不同的佛教經書對佛教七寶的記載略有懸殊,但水晶始終名列其中。佛云:"得三寶而國泰,得七寶而民安。"同時,佛教有十法界之說,十法界的"地獄、 餓鬼、畜生、修羅、人界、天界"實際上指的是人的六種性格偏差,"聲聞、緣覺、菩薩及佛界"是具有正面力量的四種循序漸進的人生境界。
偏差可以通過水晶的壓電性、每秒800萬次的振蕩及聚焦折射、儲存資料、傳遞訊息、能源轉換、能量擴大等神秘力量,與人體"七輪"(海底輪、生殖輪、太陽輪、心輪、喉輪、眉心輪、頂輪。后有專章論述)相對應,通過平衡身體的內分泌、加強腦細胞活動等進行調節,而積極的人生境界,同樣可以通過水晶的天然能量,給追求者以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