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金石(英文:Lapis lazuli,來源于拉丁語)在中國古代稱為璆琳、金精、瑾瑜,青黛等。佛教稱為吠努離或璧琉璃,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之一。資料顯示,青金石是通過“絲綢之路”從阿富汗傳入中國 。其通常為集合體產出,呈致密塊狀、粒狀結構。顏色為深藍色、紫藍色、天藍色、綠藍色等。青金石還是天然藍色顏料的主要原料。
青金石在選擇上以色澤均勻無裂紋,質地細膩無金星為佳,無白灑金次之,灑金指金星均勻分布如果黃鐵礦含量較低,在表面不出現金星也不影響質量。但是如果金星色澤發黑、發暗,或者方解石含量過多在表面形成大面積的白斑,則價值大大降低。
青金石的品質等級:
一、青金石級。真正的頂級,無白無金(青金凈純度達99%),通體凈藍中帶紫,細膩高瓷,色澤均勻無色差。這種青金石非常非常的稀少,普通玩家很少能拿到大料。
二、青金級。如果說上一個級別是珍藏級,那么這個級別可以稱之為收藏級,特點為無白少金,青金凈純度達到90%-95%,“金”成點狀均勻分布,色澤與上一級別大致相同,這個級別是我們廣大資深青金愛好者可以收藏的,相比下面兩個等級雖稀少,但還是可以得到的。
二、金格浪級。這個級別的青金石在市場上普遍可見,其特點少白帶金,金成塊狀、片狀或線狀,大體看上去有種花的感覺,其市場價格比較平民,也是大多配飾所用的青金石。
三、催生石級。這個級別我不做過多的評價,總之您看到一款青金石很不入眼,非常凌亂不舒服的就一定是這個級別了。
第三、第四種是市場上最常見最普遍的,也是造假者最容易用來染色的兩種,這里請大家在日后購買時多加注意,另外,青金石的頂級顏色也分為兩種,一種叫天青色,好像就是市場上所謂的矢車菊色;另一種叫帝青色,也就是市場上被叫做帝王青的顏色。從色澤上講,兩種都是上品的成色。
青金石的保養和注意事項:
今天我們從青金石機體原理上和大家聊聊如何保養青金石,相信這也是眾多朋友關心的問題之一。在之前提到過青金石屬于軟寶石,寶石中軟性比較強的一種,摩氏硬度為5-6個,同類的還有孔雀石、紅紋石等,這一特性的寶石略顯嬌嫩。當然,石頭畢竟是石頭,也大可不必過度寵愛。
從青金石的特性上看,它屬于多礦集合體,由多種不同的礦石組成,那么這就造成了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密度。青金石的密度有高有低,目前世界上發現的青金礦中屬阿富汗產區的密度質量最佳,其他產區的相對來說密度差一些。既然存在密度問題,那么就有滲透性的存在,因此如果大家想清理青金石,最好不要用液體(包括水)沖洗,且勿浸泡。正確的方法是用潮濕的軟棉布擦拭。
注意事項:
一、不要讓青金石伴隨您共同沐浴。青金石不怕水,但很怕化學物質,比如洗發水、浴液、香皂等等;
二、勿接觸有刺激性和腐蝕性得物質,如硫酸、酒精、碘伏、風油精等等,這些物質會嚴重侵蝕青金石的表面,如非用來做真偽試驗,盡量避而遠之;
三、勿強烈撞擊及劇烈摩擦。
青金石的鑒定知識:
在放大鏡下可見其粒狀結構,并常含有黃鐵礦斑點、白色方解石團塊。
青金石一般呈藍色,其顏色是由所含青金石礦物含量的多少所決定的,好的青金石顏色深藍純正,無裂紋、質地細膩,無方解石雜質,可以做成首飾等。如交織有白石線或白斑,就會降低顏色的濃度、純正度和均勻度,首飾的質量就會下降。
青金石的質地應致密、細膩,沒有裂紋,黃鐵礦分布均勻似閃閃星光為上品。黃鐵礦局部成片分布,則將影響到青金石玉石的質地,同時裂紋越明顯質量等級也越低。
需要注意辨別的幾種青金石仿品:
1、方鈉石
在顏色上與青金巖近似,但從結構上可以區分方鈉石為粗晶粒結構,青金巖多為粒狀結構;方鈉石有時可見解理,且透明度高于青金巖;方鈉石的密度明顯低于青金巖,這一特點足以把它們區分開來;另外,方鈉石中極少見到黃鐵礦包裹體。
2、染色碧玉(瑞士青金石)
顏色分布不均,在條紋和斑塊中富集,不存在黃鐵礦,斷口為貝殼狀;在濾色鏡下通常不顯示紅褐色;折射率較高,密度較低;條痕實驗中,青金巖的條痕為淺藍色而碧玉不留下條痕。
3、染色大理巖
放大檢查時,可發現染色大理巖的顏色集中在裂隙和顆粒邊界處,染料可被丙酮擦掉,這種材料硬度較小,用小刀很容易刻出劃痕。
4、玻璃
用于仿青金巖的藍色玻璃不具有青金巖的粒狀結構,并且可含有氣泡和旋渦紋理。
5、染色青金巖
劣質青金巖的顏色可用藍色染劑來改善,仔細觀察可發現顏色沿縫隙富集,用蘸有丙酮的棉球小心擦拭,棉球變藍。
6、粘合青金巖
某些劣質青金巖被粉碎后用塑料粘合,當用熱針探觸樣品不顯眼的部位時,會有塑料的氣味發出。放大檢查時可以發現樣品具有明顯的碎塊狀構造。
7、染色石英巖
放大檢查時,可發現石英巖的顏色集中在裂隙和顆粒邊界處,染料可被丙酮擦掉,這種材料硬度較小,用小刀很容易刻出劃痕。